張樹強牧師─教養孩童(九)夫妻教導子女方式不同怎麼辦?

posted in: 未分類 | 0

「你們作父親的,不要惹兒女的氣,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。」(弗6:4)

 「義人的口教養多人,愚昧人因無知而死亡。」(箴10:21)

    有關教養孩童的問題上,由於夫妻二人成長的家庭背景不同,接受原生家庭父母教養的不同,他們長大後自然會有不同的教養觀念,形成對子女教導的模式有差異,例如:妻子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,從小就看著父母疼愛哥哥,偏愛弟弟較多一些,那麼長大後他可能會比較多一些疼愛女兒,有偏愛的行為出現,原因就在於想彌補自己缺乏的愛。所以,只要對教育兒女有不同的理解,那就會產生不同的願望,最後也會影響到對孩子的教導態度。

  所以,夫妻雙方在教養兒女事情上難免會有不同,產生爭執、衝突,此時,若不積極溝通,努力尋找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,卻各持己見,爭論不休,就非常容易流入意氣之爭,將子女的問題演變成為發泄對另一半的不滿,將一向積蓄在心裏很多不滿的情緒,如今借故傾倒出來,就會傷害夫妻兩人的感情,更會帶來孩子的傷害。

  夫妻二人的教養觀能預先傾得清楚,互相溝通後得出一致的看法,這是最好的,不過,遇到的情境實在太多,難以一一羅列出來,難以預先討論及共識,總會有突發的情況出現,殺個措手不及,手忙腳亂,不知所措,這時候怎麼辦呢?唯遵從以下幾個原則,或許會補救一時的愴忙,且用以下的個案作為討論的情境:

個案:(事件純屬虛構,如有雷同,實屬巧合)

  孩子到了睡覺時間,仍不肯就寢,爸爸和孩子玩意正濃,去到最緊張的時候,欲罷不能,怎麼也不肯去睡。(其實之前已經有好幾晚同樣情況出現,兩父子玩得開心又興奮),這時媽媽(她是嚴守紀律的人)走進來一直催著孩子去睡覺,已經作了最後警告,情況依然如此,媽媽有點生氣了,聲調愈來愈高,孩子望著爸爸,表現出請求的樣子,想繼續玩下去,等待著爸爸出手拯救。爸爸正準備出手…….(爸爸會在兩難之間──令孩子失望或令妻子憤怒)。

  1. 不要為爭寵或爭話事權在教導上對立

夫婦二人會不知不覺為孩子爭寵或爭話權,顯出誰是孩子的話事人,就會藉著「教導」爭取孩子聽從自己的吩咐,或只會跟從自己的說話去做,成為孩子的話事人,夫婦二人暗地裏這樣角力,已經是不好了,若果浮面,如上個案,爸爸若跟孩子說:「晚一點睡不要緊,我們再玩多一次。」孩子當然會為爸爸加分。但這樣就會帶來夫妻的對立,而且會造成孩子以後不用聽媽媽吩咐,因為媽媽說了不算,爸爸說了才算,這樣,媽媽以後就不用教這孩子了。這情況最多發生在婆媳之間不同教孩子的方法上。

就以上個案,爸爸不宜說:「晚一點睡不要緊,我們再玩多一次。」更不好的,說:「不用理會她,我們多玩一會。」孩子真的以為再不用理會媽媽的吩咐;若加多一句「媽媽是壞人」,就更不妙,縱使是說笑,在此情況下不宜這樣說的。

  1. 不要在孩子面前爭拗教導孩子的事

夫妻二人在教導上有不同,如上個案,一個認為要按時睡覺,一個認為不用太執意準時上床,要同子女玩多一會,兩人不宜在子女面前作出爭論,甚或有情緒的小爆發,會令子女不知所措,還以為自己不好,做錯了甚麼事?引致父母爭吵,最後不知跟從誰的意思去做。

適宜做法是其中一方收聲,不作爭拗,先讓步,採取中庸的做法,平息意見不同的衝突(此衝突易引來意氣之爭),如上個案,媽媽可以對孩子說(其實也是對爸爸的提示):「小孩子不宜太晚睡覺,給多十五分鐘,就要完結遊戲了。」聰明的爸爸就不應繼續爭取甚麼了,順勢答應就可使孩子明白媽媽的規矩要聽從,爸爸也有權威可爭取十五分鐘繼續玩下去。雙贏的局面,豈不快哉!

  1. 夫妻二人的標準要一致

即使夫妻二人的教導標準頗有不同,但都不應讓孩子察覺得到,假如一方是嚴謹,另一方是鬆手,孩子若有所求就會向鬆手的一方提出,若果不幸地給孩子得逞,不同意的一方不宜立即撤銷所有要求,或取回所得利益,指責另一方的不是。適宜說:「就此一次,下不違例。」要孩子答應這協議,確保下次有據可依,請留意表達的語氣,宜溫和,忌惡言。

夫妻雙方事後要冷靜坐下來討論,彼此分享看法,下次遇到此事或類似事情,應該有甚麼原則,有何一致的決斷,讓孩子無論向誰提出要求,答案只得一個。

  1. 如果真的決定錯了,應放下身段

人是難免有錯的,若一方因為考慮不周詳,若因缺少了一些資料,而作了錯誤的決定,答應了孩子的事,後來,經夫妻雙方傾過後,明白是自己的錯,應該放下身段,向孩子承認自己的決定是錯的,當然要給予充份的理由及原因,令孩子明白決定真的有問題,或應考慮更多的因素才作決定,但爸爸/媽媽要學習放下自己的尊嚴,不要因為面子的原故,為自己想更多歪理去支持自己是對的,一錯再錯下去。

這樣做有兩個好處:1)能挽回錯誤的決定,撥亂反正,不會有更壞的結果;2)你成為孩子的榜樣,錯了就要勇於承認,走回正軌,不懼被取笑或失去面子。

  父母教養的差異是難免的,只要敞開心胸,心平氣和地聽另一半的看法,反省和調適夫妻的關係,學習在互相包容中尋找雙方可接受的方法,這樣就能共同商討一套對子女最好的教導法則,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裨益。